禅茶一味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泡茶时,最容易失礼的几个细节

  茶,味略苦,咖啡也苦,但咖啡可以加糖,茶却不成。以茶待客体现的是种恭敬,与其味道关系不大。

  太湖的碧螺春、西湖的龙井,乃茶中上品。当地的茶园风光旖旎,宜茶之水遍地,茶具讲究,而且喜茶嗜茶歌茶赋茶叶连锁的文人雅士辈出,茶炊寄附了斑斓雅韵。西湖四周蓝本是杭州人吃茶的好地址,此刻本地旅游团簇拥而至,人潮胜过钱塘潮,当地人只好轻重颠倒,转往茶园四周的茶社吃茶。品茗属于闲情,乡下竹翠风轻,鸟啼泉鸣,尘嚣脱尽,城市茶客便躲开鼓噪,于静谧中嗅茶味之醇香,观茶烟之氤氲,赏茶色之澄明,听灵隐寺钟声之幽微,身心沉迷于娴雅茶乐远比茶坊里茶艺蜜斯旗袍古筝涤器淋汤近似繁琐的表演更濒临禅趣。

  从入水茶叶的浮尘、茶色的空明、茶味的苦涩甘润,细细体悟浮生得失、升沉、荣辱,品味人世暂恒、苦乐、炎凉。透过半杯水、几枚叶,洞悉沧海桑田,贯通古今人生,将物质转化为精力,再把精力转化为物质,实现茶与禅奇奥而自然的连系。试问,哪个国家的人存在华人如此艰深的人生聪慧呢?

  江浙在清幽中体味茶道,华南秉承唐宋斗茶遗风,而蜀地享受茶的风气尤其壮观。到过蓉城便知,那儿何处处处有茶肆,无人不品茗,且不说茶社,就连戏院、庙观、园林、宅第,大凡能够包容众人的处所,毫无破例地辟有供几十人、几百人品茗的场合。非论缙绅名人,还是估客平民,来者都是茶客,一人一椅一杯,边品茗,边看报,或摆龙门阵,或赏识川剧变脸,茶博士持长颈铜壶穿行茶桌之间,边续水边揭示其操壶本领。川民泡在茶里,全日如此,全年如此,毕生如此,得茶禅真髓,如同乐山大佛,背山随便而坐,便与六合山河结成一体。见识川人聚而品茗的大排场,本地人徒生爱戴,不免感伤:"无愧天府之国,蜀人活得好安适!"

  前人说茶有散郁、养生、养气、除病、利礼、表敬、赏味、养身、行道、高雅十德,把品茗算作与衣食等重的糊口要事,继而又擢升为茶文化,直至推重到禅境。这一切,实在和茶性清醇分不开。时下,有些人撇了茶性,借茶的名分花腔翻新,让苦丁茶、菊花茶、大麦茶、苦瓜茶、薄荷茶、竹叶茶、玫瑰茶、橄榄茶、花卉茶、美容茶、减肥等实足跻身茶林。我感触,里面名为茶实非茶的且不说它,单说在茶中附加佐品的,分明也是背离了茶之真理,例如三泡台,盖碗里当然有茶叶加盟,更多的是红枣、冰糖、核桃仁、葡萄干、桂圆、枸杞、山查之类,此茶好像仰仗了道教阴阳五行学说,其配伍如中草药丹方般讲究君臣佐使,茶理径直奔了儒学的尊卑礼序,实与禅趣无涉。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对于茶的轶事。在陇东有一个老农烹茶于一个瓜田庵中,三块残砖即是茶灶,上面架着茶罐,柴火燎焰也燎烟,噗噗冒沫的罐子被熏黑,小茶盅质地一样辨不出铜铁瓷陶。老人种的西瓜个大如斗,瓤沙汁甜。路人渴了,任摘,不上秤,随你放三五毛钱。即便没钱,瓜也管饱吃,只要把吐的瓜子留下。这样卖瓜应属罕有了吧!老汉咝溜溜抽着烟袋锅,常对人说道:"谁出门背着井呢?五黄六月,还能眼睁睁看着人渴死不成?"老农在村口煎茶卖瓜,定然比村民见过更多南来北往的过客,概况他年年如此鼓励感动大雅地平沽甚至白送西瓜,或许还恩赐本人实在不宽余的衣食给落难人。或许他父亲,他父亲的父亲,都是这么熬茶,这样做人处世。老汉的茶末很是便宜,煮的却浓酽苦涩,是苍生苍生清贫糊口驯良良人格再真实不过的写照了。

  禅是梵文音译,意译作"静虑"解。就禅而言,茶本人没有贵贱之分,而需要茶客做的唯一两点:一是心静,二是体悟。在烹茶品茗过程中,贯通茶之静,茶之逸,茶之真。吴越茶客盘桓于山水田园,释然于物我两忘的情境,可以说进入了茶叶店加盟禅悟境;天府苍生认定富在今世,乐在眼前,其安适恬然也算得禅;陇东老农安然淡泊,得度人时且度人,有哑忍慈悯的宽厚肚量胸怀,也算茶之得味者。只不过他们保存情状分歧、体味厚薄有分歧罢了。

  套一句佛家偈语,即是:茶禅只在我杯中。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Copyright © 2020-2025 BAIDU.COM - 易云助手 - 桂ICP1234567-20号
扫二维码
扫二维码
返回顶部